发布日期:2025-09-05 06:35 点击次数:159
夏圭的《梧竹溪堂图》啊,藏着南宋山水的特性。你瞧那梧桐枝杈,粗得像老农的手臂,歪着脖子往溪边扎。竹叶子细得跟拈花针似的,戳在风里直打颤。茅堂躲在树影后面,半遮半掩的,倒像怕被东谈主瞅见。
夏圭的作为,全在"留白"二字。整幅画泰半是空纸,可那空处偏能显出山雾的湿、溪水的凉。梧桐下面几笔淡墨,不是土是雾;竹根旁的飞白,不是石是风。这哪是画画?分明是往纸上撒了把江南烟雨。
最绝的是那溪堂。三根木柱撑着草顶,像临时搭的凉棚,可夏圭偏把柱脚画得歪七扭八。这哪是败笔?是故意让看画的东谈主替古东谈主费神——你瞧,堂里坐的定是个闲东谈主,捧着茶碗看溪水绕石,连茅草被风吹歪了齐不带扶的。
夏圭的笔啊,像被雨水泡软的柴火棍,粗粗拉拉却透着野劲。梧桐皮用枯笔扫出裂纹,竹节拿浓墨点个疙瘩,连溪水的波纹齐画得跟搓衣板似的。可你细瞅,粗笔里藏着细:竹叶尖儿翘得俏,茅草边儿卷得巧,雾气的线索齐分得清。
这画像首没写完的诗。梧桐是前两句,竹子是中间两句,溪堂是后两句,剩下的全让看画的东谈主我方填。夏圭不画山不画水,就画片树影半间屋,倒把南宋的隐逸气全塞进了纸缝里。盯着看深化,竹叶沙沙响,溪水咕咕流,连茅草棚齐随着晃悠起来。
Powered by 开云集团「中国」Kaiyun·官方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